集中供氧安全规范条例
集中供氧是医院主要供氧方式,利用管道系统将氧源的氧气输送到医院各个用氧角落,因为属于危险输气系统,所以要注意使用和管理安全。
根据国家要求和相关规定,集中供氧主要有七个条例。
1.全员化管理
集中供氧设备安全管理的概念应该包括保证病人、医务人员以及陪护人员的安全。医用氧设备的安全管理系统是由院长、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为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领导重视,在医院建立全员管理的意识和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机制。
2. 规范化管理
首先必须遵守国家各级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其次应建立全面的集中供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并同时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集中供氧技术推广企业在对供氧系统设备交付使用时,都附有《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文件,医院必须认真遵守和切实执行,决不可掉以轻心 [1]。
3.信息化管理
集中供氧设备的使用的时实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时巡查供气设备站点。由于不能实时的监控设备,则当供气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能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导致医院供气系统的瘫痪。采取无线通讯方式监控供气设备可以解决实时性的问题,是医院监控供气设备的最佳解决方案[2]。应充分利用医院局域网进行医用氧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使医用氧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到科学、有效和可持续,更好地保证医用氧设备使用安全。
4.专人专管
要求各使用科室配备有责任心的兼职设备仪器管理员,要求熟悉集中供氧及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维保规程,以便正确操作和维持,并做好使用和维护记录;在工作中发现异常及时与工程技术人员联系进行修理,医用氧设备在卸压之前,不得进行任何与压力有关的维修工作[3]。氧气工作场地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5. 强化计量管理
集中供氧计量工作是本着一种对患者及其操作者负责的态度而做的一项强制性工作,它保证了医用氧设备的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及使用的安全性,对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管理,对压力表等计量器具周期进行检定,及时送计量管理部门和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根据它们提供的数据,对计量器具进行维修、报废。
6. 加强制氧机管理
集中供氧主要用于缺氧的预防和治疗,其生产实行批准文号管理,执行《中国药典》所记载的医用氧药用标准,其质量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医院未经许可不可擅自生产医用氧,医用氧作为一种药品,等同于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具备《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必备的制氧场所、设施、检验仪器、卫生条件等硬件及各种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
7.强化氧瓶管理
虽然医院大面积使用了集中供氧,但还是有一部份边远科室和备用应急的地方需要用氧瓶供氧。工作人员在拆装氧气瓶时必须装上瓶帽,动作要轻,防止剧烈撞击或敲击氧气瓶,避免相互碰撞和阳光暴晒。氧气瓶属于压力容器,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压力容器的检验和维修;检验维修钢印必须清晰,应附有合格证。氧气瓶禁止挪作他用,瓶外涂上天蓝色油漆,用黑漆标写“医用氧”字样。
更多医集中供氧 https://www.xfcsq.com/